炒川菜、学布艺、做咖啡、有氧夜跑、学成都话……不是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目,也不是中学生参加的兴趣班,这是在成都几所高校针对本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学校为何会开这些“不着调”的选修课?这些课怎么上?谁来上?上这些课的人多吗?昨日,记者走访成都几大高校了解到,这些“不一般”的选修课,已经成为不少高校的“热门”课程。
电子科技大学
50个名额 报名来了400多人
《知味》课今年要开两个班
开课者说
开设课程的初衷不是培养大厨师,而是培养热爱生活并且会生活的年轻人。
听课者说
我对做饭的喜爱仅次于数学,大四的时候学校才开这门课,特别遗憾。
2015年9月,电子科技大学的公选课《知味》初次开课的时候,让一堆人大跌眼镜:“理工科学生,不去做实验,却去学做菜?”不过,课程特邀四川省商务学校的老师罗恒不这么看:“我们学的知识,最终都是要到社会上去用的。不管你学的是原子弹还是茶叶蛋,只要能让生活更有滋味,这门学问就是有用的。”
昨日下午4点过,罗恒就上了一堂《知味》课。“今天做清汤肉丸,上一次是宫保鸡丁,下一次会做蒜泥白肉……”为上这门课,罗恒专门花四个月编写了教材《大学生素质教育丛书:知味》,里面挑选了川菜里最经典的菜式。
“如果做饭不好吃,家里的生活难道全部靠外卖吗?”罗恒说,开设课程的初衷不是培养大厨师,而是培养热爱生活并且会生活的年轻人。没想到学生们热情高涨,每学期只有50个名额,但报名的有400多人,甚至逼近500人。
在罗恒以及其他老师眼里,数学学院2012级本科生王吉是个特殊的学生,保研本专业,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三年来专业成绩第一……大家以为他就热衷于当“学霸”,其实他还想获得一个身份:“厨霸”。“我对做饭的喜爱仅次于数学。”王吉觉得大四的时候学校才开这门课,特别遗憾。
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的石逸非今年是第三次选这门课,前两次都没选上。“课上到现在,掌握得最好的是回锅肉的做法,因为我爱吃肉呗。”
该校清水河校区饮食服务中心副主任邓裕平告诉记者,《知味》实训课每学期18个课时,算2个创新学分,每周一节课,每节课两小时。邓裕平透露,因为这门课实在太受欢迎,下学期开始名额扩展到100人,扩容到两个班,争取让更多的同学可以享受到做菜的乐趣。
四川师范大学
民俗与方言课告诉你:
“瓜娃子”与《西游记》有关
开课者说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课者说
我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上完这门课后,四川话大部分都能听懂了。
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了一门有趣的选修课——巴蜀民俗与方言。负责该选修课的老师是文学院的黄尚军教授,他也是四川省语言学会理事、成都市民俗学会副会长。“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开课的初衷,黄尚军表示学校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当做好方言的记录和保护工作。
黄尚军说,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门课有助于外地的学生更快融入成都的环境。从选课的情况来看,不仅有外地的,四川本地的也不少。“为了抢到这门课,本来九点多才开始选课,早上七点多我就到图书馆抢课了。”文学院大四的漆涛是四川人,也选了这门课。他发现一些抢不到课的同学,也有跑来旁听。“上了这门课,才发现之前我并不特别了解四川和四川的方言,比如,以前就只知道‘瓜娃子’是骂人的话,后来才晓得‘瓜娃子’的来源还与《西游记》有关。”
“像‘火巴耳朵’一类词语,不会方言的外地人肯定完全不懂。上完这门课后,四川话我大部分都能听懂了。”来自河北的大三学生吕东辉,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所以选了民俗和方言课,“关键是,整个课堂的氛围都很轻松,老师比较幽默,有时候上课还会唱山歌,会讲一些电影电视和民俗相关的内容,大家都很喜欢听黄老师上课。”
成都理工大学
“夜跑有氧运动”
老师也来“蹭课”
开课者说
自己的课堂理念是“开心运动”,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锻炼的效果更好。
听课者说
老师学习了很多国外先进的体育教学方式,他教给我们科学的训练方法。
在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李锐教授的选修课“夜跑有氧运动”太火了,每学期只有30个名额,从教务处网站放出来,不到半天的时间就会被全部“抢”完。“一点都不夸张,没选到课的同学还堵在办公室门口。”一位没抢到课的陈姓同学说。因为只面向本科生,地球物理系二年级博士生刘冠男也只能来“蹭课”。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这门课对人数有限制,“但每次都会有学生来‘蹭课’,最多的时候接近50人,不少老师也来旁听。”李锐说。这课为什么那么火?刘冠男告诉记者,李锐老师去年赴美访学,学习了很多国外先进的体育教学方式,大家都是“慕名而来”,“李老师不是讲传统的跑步、跳远等,他还教我们科学的训练方法。”
李锐称自己的课堂理念是“开心运动”,他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很轻松。从这学期开始,李锐用体脂仪给学生测身体指数,及时监测学生的身体变化。班上一位叫伍超霞的学生3月1日的监测得分是68分,经过一个月的锻炼,4月12号上升至92分,体重和脂肪也由原来的偏高转至标准。这让李锐很欣慰。
专家有话说————
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开设课程应量力而行
“不论是从观念、知识、技能还是经验层面上,对学生是有好处的。”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专家刘世民教授认为,高校开展像炒川菜、学布艺、做咖啡、有氧夜跑、学成都话这一类的选修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他认为在中学也可以多设立一些这样的选修课。
刘世民同时也表示,高校开设选修课应该量力而行,根据学校自身师资条件设立,不能盲目跟风。
学生也可以在课业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多选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做好协调学生课业安排的工作,避免学生课业压力时大时小。
编辑:四川省商务学校
学校地址:成都市郫都区安靖镇下街33号 邮编:611731 联系电话:(028)67583300 传真:(028)67583310 招生电话:(028)67583318、67583319 技术支持:四川省商务学校信息中心(67583322)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 版权所有:四川省商务学校 ICP备案号:蜀ICP备130215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