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川菜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之际,3月31日,四川省商务学校“熊猫侠志愿服务队”走进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以“指尖花开,果香满园”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恰逢川菜产业迎来首部地方性法规护航,本次活动通过非遗技艺展演、美育实践、劳动创造三大维度,为190余名小学生上了一堂“有法可依”的川菜文化启蒙课,生动诠释“以劳润美、以法护艺”的时代命题。

美育课堂:一雕一刻皆法度
“同学们,你们手中的萝卜牡丹,正是《川菜立法》守护的非遗技艺!”冷拼艺术展演环节,团委副书记陈应以新法为引,为学生们解码《国色天香》《荷塘小景》作品中的文化密码。这些源自川菜传统宴席的冷拼技艺,恰是《条例》中“加强川菜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条款的鲜活注脚。通过寻找色彩搭配与造型密码,孩子们在观察中领悟“美有法度”的真谛。

刀工秀现场,0.1毫米的萝卜“银针丝”穿针引线,引得全场惊呼连连。团委副书记陈应同步解读:“《条例》明确要求‘弘扬工匠精神’,这穿针绝技的背后,是三年三千次的挥刀练习。”原来法律保护的不仅是菜的味道,还有手艺人的心跳!

雕刻展演环节,烹饪系学生将《川菜立法》中“加强传统技艺活态传承”的条款化为指尖艺术。同学们手持雕刀,现场演绎川派雕花。随着解说,萝卜在刀尖蜕变为层叠绽放的月季、荷花。花瓣薄如蝉翼却脉络清晰。学生将雕花插入青竹底座,组成“花开富贵”盆景。

劳育实践:一果一花尽匠心
“洋牡丹定位、雪柳勾线——插花和川菜一样讲究章法!”酒店管理专业董玲瑜老师现场演绎《川菜立法》中“推动川菜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学生们在“雅韵流芳、紫黄绮梦”的主题插花中,以洋桔梗渐变色彩呼应川菜“百菜百味”哲学,用喷泉草垂坠线条暗合“刚柔并济”的烹炒之道。当四组融合川派美学的花艺作品赠予班级时,班主任感慨:“这不仅是劳动课,更是川人美学的启蒙礼。”

劳动实践环节,学生们化身“小小川菜传承人”。在《条例》“鼓励川菜文化进校园”的号召下,烹饪系师生以水果为媒,指导学生创作主题拼盘。四个班学生用苹果片叠出天鹅,橘子做小熊。孩子们的作品让我们看到,《条例》倡导的“全民参与川菜文化传承”正在落地生根。

法育未来:一文一脉总关情
活动尾声,大家在欢快的氛围下品尝拼盘、欣赏作品,全场拍摄大合照。棠湖中学实验学校汪校长用三组关键词,为今天的活动作总结:看见与触摸;根脉与未来;破界与融合。当孩子们知道萝卜雕花需要数年磨砺,水果拼盘蕴含美学法则,劳动便不再是任务,而是成长的勋章,教育便有了文化的筋骨。《川菜立法》赋予我们的不仅是责任,更是将地域文化基因注入育人的历史机遇。
学生科、团委 供稿
拟稿:邓玉兰
图片:喜意
审核: 于兴建 陈应
编辑: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