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一场旨在破解中职历史教学痛点、精准锚定学科育人提质路径的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历史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青苏职业中专学校成功举办。四川省商务学校基础部历史美育组李玲玲、李骏、文玫老师及历史兼职教师舒兰老师代表学校参会,与全市中职历史教育同仁共研教学策略、共探质量提升之道,为中职历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课堂观摩:以史料实证为锚点,构建“知能素养”一体化教学场景。青苏职中肖杨老师主讲的《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常规课,打破传统历史课堂“知识灌输”模式,以史料实证为核心主线,通过精选一手史料,引导学生从“史料解读”到“历史分析”再到“价值判断”逐步深入。课程结构设计完整,教学思路清晰。

二、专题研讨:以数据诊断为抓手,精准定位教学优化方向。成都市中职历史中心组但家明老师以《立足课堂,实现中职历史“教-学-评”相互促进》为题开展专题讲座,聚焦7月全市中职历史学业质量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剖析与教学诊断,当前中职历史教学存在三大核心问题:一是“教与学脱节”,部分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职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不足;二是“知与能割裂”,学生对基础史实的记忆尚可,但历史分析、史料运用等核心素养薄弱;三是“评与教错位”,评价方式单一,未能有效发挥“以评促教、以评导学”的导向作用。
三、驻足探寻:沉浸式参观校区,深度了解办学教学亮点。踏入青羊区综合高中,参会老师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探访之旅。大家沿着校园步道缓步前行,近距离观察学校的环境布局与设施配置,了解其办学与教学特色。
四、学习借鉴:以育人使命为核心,明确教学提质根本方向。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但家明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中职历史教学质量提升不能仅停留在“分数提高”的表层,更要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实现“育人质量与实用价值”的深度融合。
以他校之石琢商校之玉。此次教研活动既是一次“教学诊断”,更是一次“思路革新”。通过学习优秀课堂实践、分析质量监测数据、交流跨校教学经验,不仅明确了当前我校历史教学的短板与改进方向,更找到了“以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质路径。未来,我校历史学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推动历史教学从“知识传递”向“素养培育”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综合育人”延伸,切实提升历史学科育人质量,为培养具备历史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中职学生贡献力量。
基础教学部 供稿
拟稿:李玲玲
图片:文玫
审核:李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