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相比其他校企合作方式,最大特点是校企双主体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对接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有效发挥政、校、行、企各方资源优势,共同完成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发展历程】“学徒制”是指实际工作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也就是常说的“手把手”地教。一般认为制度化的学徒制出现在中世纪,而工业革命对学徒制造成了致命的冲击,职业学校的兴起取代了原有的学徒制。“二战”后,随着企业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汲取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各国实施“学徒制”,并根据情况对其进行改革创新。
【基本概念】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包括学生,也包括企业员工。对学生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工作,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但是,作为一种新模式,在推广中需要企业和学校专门制定相应的人事政策进行支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通知,决定遴选165家单位(包括17个试点地区、8家试点企业、100所试点高职院校、27所试点中职学校和13家行业试点牵头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
2016年11月14日,由教务处牵头申报的“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正式获批。
编辑:四川省商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