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2025年修(制)订》等文件要求,充分发挥专委会对职业院校课程与教材建设实施分类指导,提供精细化服务的作用,助推我省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2025年4月16日,由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指导、课程与教材建设专委会主办的“2025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新形态教材及数字教材建设应用培训会”在眉山顺利召开。来自全省200余位职业院校代表、出版社专家齐聚高职、中职两大会场,共商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新路径。我校质量管理办公室杨鑫主任、张巍老师、杨鉴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中职会场,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程与教材建设专委会副主任、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徐华发表开幕致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出版事业部副主任陈莉、四川省商务学校正高级讲师张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康复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勇、成都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张薇,分别就数字化教材的发展趋势、数智赋能下教材的创新路径、活页式教材开发“六步法”、AI赋能教材开发实例等内容作了主题报告。

我校张巍老师在题为《产教融合,数智赋能 —— 打造中职教育优秀教材》的主题报告中,从建设历程、建设经验、团队协同3个方面进行了汇报。首先回顾了团队立足中职教育特点,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历时十余年,在产教融合、数字赋能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创新打造多本新形态优质职教教材的探索之路。然后分享了建设经验,一是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为导向,坚持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同步推进。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为指引,基于工作流程项目化,将知识碎片化、碎片珠串化,并通过校企双元共建,将行业最新技术、标准、案例融入教材,形成“课程驱动教材、教材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二是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团队致力于打造“纸质教材+数字资源+实训平台”的立体化资源体系。通过开发微课、动画、虚拟仿真实训等数字化资源,丰富教材呈现形式,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将教学研究成果及时进行专利技术转化。三是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团队积极探索AI技术与教材建设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AI技术从“辅助教学”到“重构教学”的升级迭代。最后,张巍老师介绍了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双轮驱动的团队协作经验。教科研专家智库、院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出版编辑等多元主体跨界融合,优势互补,实现了技术与教学的二元能力矩阵融合,确保了教材兼具教育性、职业性与技术性。“项目共研、利益共享、成果共赢”的协同机制,进一步保障了团队高效持续运转。近年来,团队在大师、名师工作室建设、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专利申报、以及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和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质量管理办公室 供稿
拟稿:杨鉴
供图:杨鉴
审核:杨鑫
编辑:袁玲